新型工业化|中天互联:无数据不转型,释放数据潜力是新型工业化首要基础

2023/11/15 10:17:02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发挥着国民经济“压舱石”“稳定器”的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我国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新型工业化与工业互联网存在怎样的关系?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大潮中如何确立自身定位?近日,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宗胜接受了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

微信图片_20231102111525.png

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时宗胜


工业互联网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融合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在经济转型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国内外竞争压力增大、产业安全与自主可控、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等。”时宗胜表示。“为此,把握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机遇,不仅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时宗胜分析,当下新型工业化强调的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是推动工业智能制造,强化产业体系新动能;数字化,是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是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伴随着工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新型工业化将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那么,工业互联网与新型工业化有何关系?时宗胜表示,当前,传统工业向高技术产业、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区域协同发展,逐步实现绿色化、低碳化等特征。在此过程中,工业互联网、绿色生产、数字化供应链、虚拟现实与工业培训等都将成为工业深耕发展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传统工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之时,经常会遭遇技术瓶颈、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和信息化水平低等挑战。工业互联网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链协同、加强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助力传统工业解决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困境,实现绿色、智能、高效的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政府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而且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在网络建设成效、产业生态优化、创新应用落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这些也正说明了,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时宗胜认为。


激发企业活力,强链稳链固链

工业强,企业必须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发挥企业生力军的作用,离不开激发企业这一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动力,发挥其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

时宗胜表示,作为专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运营管理和应用生态领域开发的数字经济服务商,近年来中天互联围绕新型工业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中天互联构建了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聚合了众多行业专家、技术研发团队和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设备接入、数据处理、应用开发、场景解决方案等服务。

独行快,众行远。中天互联通过与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创新,形成产业生态良性循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同时,中天互联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助力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

为助力更多企业降本增效和数智转型,中天互联面向各类企业提供普惠、敏捷、低成本、持续赋能的“智改数转”服务,包括诊断咨询、企业内外网改造、二级节点建设和运营、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平台软件服务等,通过这些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天互联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结合用户需求,将关键技术融入实际生产过程,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在智能制造、智能仓储、能源管理等领域,中天互联都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瞄准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先机,中天互联聚焦生物制造、绿色低碳、产教融合等重点领域,并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此外,中天互联还与政府、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同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为实现新型工业化赋能、赋值、赋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推动过程中仍面临着关键技术成熟度不足、数据安全风险、行业应用差异化、专业人才短缺等方面挑战。

时宗胜表示,为应对挑战,中天互联从技术创新、行业应用、人才培养、合作与创新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持续优化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开放式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释放数据潜力,资源贯通融合

展望未来,时宗胜充满信心地表示,工业互联网肯定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5G技术融合、技术研发与创新、行业应用拓展、国际化发展、安全与环保等,都将成为工业可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它们将助力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海量数据爆发增长,数据价值日益凸显。时宗胜认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释放数据要素内在潜力、实现资源贯通融合尤为重要。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先行者,中天互联将立足数据要素融合应用,发挥标识、平台双动能,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引擎。首先,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实现更多设备、系统、企业、地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工业数据的全面整合和共享;其次,平台将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业务模式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最后,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推动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赋能千行百业。推进标识解析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围绕设备、软件、平台互通互联加强标识产品研发;深化标识解析在工业、农业、交通业、建筑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的贯通应用,形成可落地、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实践路径,夯实新型工业化数字底座。

其次,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创新建设。提升平台创新能力和赋能水平。聚焦行业数据,丰富平台模型,反哺平台能力再提升;以平台强链重构产业布局。对纺织、线缆、化工、船舶等行业要素进行协同联动,重构互联赋能产业布局;通过与通用大模型企业的合作,培育行业特殊模型,建立垂直行业的工业大模型,主要从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场景、高质量的行业数据语料等方面进行推进;研发融合应用产品,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整合,技术交流,产业生态优化,一站式服务等手段,为开发者及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再次,增强智能制造赋能服务能力。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加快开发一批“普惠、低成本、持续赋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即以“622原则”为准绳,60%标准化,20%行业化,20%定制化,围绕构建供应链网络协同一体化能力、智能化生产能力、平台化设计能力、产品个性化定制能力、运维服务一体化能力、数字化管理能力这六大服务能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全价值链提升;推动工业APP、工业模型、解决方案资源汇聚与共享,面向未来大规模应用构建产业生态,进一步释放工业数据生产力,汇聚资源,推动贯通应用实现。


来源:通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