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花:四个方向推进标识贯通计划的实施

2024/5/8 9:08:33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作《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进展及下一步推进思路》的主题演讲。

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进入规模化发展期,标识应用已覆盖46个重点行业,初步形成标识解析应用体系,提炼9类应用模式,20种典型应用场景。

李海花介绍称,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现核心软件系统自主研发:通过自主研发标识注册、标识权威解析、递归解析、运行监测系统等,实现系统源码100%的自主编写,有效保障体系应用环境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深度开展国产化适配工作:完成对鲲鹏、海光、飞腾等国产处理器及欧拉、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的适配,保障标识解析软件的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利用国产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认证、加密、签名等;标准化、知识产权方面硕果累累:在研国标、行标、团标共计137项,其中行标立项下达78项、报批51项,发布3项、团标发布4项。获得专利12篇,软著29篇RFC·Draft3篇。

针对标识贯通行动下一步工作思考,李海花作了详实的介绍。

李海花称,根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贯通计划”)要求,整体将从四个方向推进标识贯通计划的实施,加快推动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

一是面向部委的“天线”计划。结合文件分工,接天线、对接,促成部委支持。

二是面向地方的“回声”计划。根据部委文件, 支撑各省、市、区政府,落地本地支持政策。

三是面向行业的“ 1+1+X”计划。根据应用和领域条线,分头推进行业应 用,形成典型场景和模式。

四是面向产业的“强音“计划。依托各级文件、相关活动、渠道,在各 地区、各行业领域持续形成媒体影响力。

此外,在政策贯通方面,汇聚全国标识贯通政策合力。组建地方专班,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充分调度各方资源协同推进;制定贯通落实方案,省、市、区分级施策,形成区域特色贯通路径。同时,部门联动,务实合作;地方贯通,分级施策。

在行业贯通方面,推动以标识解析深入赋能千行百业。以本区域重点行业、领域为突破口,联合行业龙头、链主企业形成标识应用贯通方案,以专项行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泛接入,探索标识贯通可落地应用模式。

在技术贯通方面,提升标识解析基础能力与技术水平。持续增强本区域标识解析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探索利用标识解析体系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支持标识解析创新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并加快区域内标识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在生态贯通方面,营造标识解析开放产业生态。通过举办贯通政策宣贯会、主题招引活动、行业对接会、人才培养等特色活动,推动贯通落地 ;深入挖掘标识贯通好经验、好做法,加强标识应用发展成效评估,推动构建繁荣开放的标识产业生态体系。


来源:工联网ii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