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齐名的基础生产要素。近年来,如何有效利用和配置数据资源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成立。12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制定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2024年,国家数据局表示将陆续推出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制度文件。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不仅关乎国家技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核心在于共享,也就是数据越多,其价值越大;数据越分享,其价值也越大;越跨行业、区域、国界,价值越大。要释放数据的价值,关键在于开放共享,数据要素的无限潜能只有通过共享与协作才能真正爆发,才能为企业、行业乃至社会层面创造更大价值。
✦ ✧ 数据共享,想说爱你不容易 ✦
在企业层面,数据共享不仅是技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它更强调运营管理的开放性和合作模式的创新。它需要企业从封闭、单一的业务运作模式转向开放、多方协作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面对来自技术层面的挑战,如数据的标准化、整合及安全性问题,还需塑造一种信任与透明的企业文化,让各个利益相关方能够畅所欲言、共享智慧。而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在迈向数据驱动型决策的道路上踯蹰不前。
隐私与安全是把双刃剑。尽管对数据共享带来的价值怀揣着无限期待,隐私泄露的风险却令企业心存顾虑。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担心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遭遇数据泄露或不当使用。数据共享需要在开放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数据质量和标准的挑战。不同企业依据自身运营需求创建自己的数据,数据独立存储、独立维护而形成的数据“孤岛”,犹如形状迥异的拼图,难以在协作中无缝衔接。对于企业而言,数据清洗和数据标准化无疑是耗时费力的过程,尤其当多方参与其中时,如何确立统一的标准仿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技术参差是数据共享的隐形鸿沟。在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间技术基础设施的参差不齐成为数据共享的潜在障碍。更成熟的企业可能轻骑过隙,而技术相对滞后的企业则面临重重挑战。这种技术能力与资源配置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数据共享效率的降低,并为合作注入了不确定性。
权属与治理是数据市场的博弈。数据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始终是数据共享的核心争端。在“谁生产谁负责”的机制下,拥有数据越少的机构越愿意开放数据,而数据越多的机构则越审慎的开放数据。从根本上看,数据所有权关系到企业核心利益。只有明确数据权属、共享范围和约束条件,才能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推动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因此,推行数据共享协作就如同掀起一场新时代的产业革命,不仅需要企业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和数据管理能力,还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构建合法、安全的数据使用环境,推动建立专门的数据要素市场,引入更多数据服务商,并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
✧
如何打破壁垒实现协作与创新?
✦
数据共享的基石是信任。因此,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机制和技术保障,构建统一的数据服务网络,促进公共和行业数据的流通、服务及管理,为数据提供方、数据需求方及数据服务方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协作环境。
泰尔英福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星火·链网”构建的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专注于“合规”、“安全”、“可信”和“开放”,提供数据流通全环节的服务能力,确保在登记、交易和流通的每个环节实现一站式衔接和高效合规运作。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不同数据源的无缝集成;实施全面的身份认证系统,以验证用户身份和权限,确保数据安全访问;同时提供灵活的权限管理工具,以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保持透明和可控。标识和区块链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石,为数据共享提供了信任和共享的基础,平台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和管理流程,提高数据流通的效率和质量。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数据的广泛共享与应用,推动数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平台能够帮助实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通过标准化和安全的渠道,政府可以高效地开放和管理公共数据资源,促进数据创新应用,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此外,平台提供的监控和分析工具使政府更好地掌握数据使用情况,确保数据合规性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在行业应用方面,平台为各种企业和组织扩展丰富的应用场景。例如,制造业可通过整合供应链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能和效率;金融机构可利用跨行业的数据集成,进行精准的风险评估和信用分析;医疗健康领域通过数据共享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推进个性化医疗和研究创新;零售业则能够通过消费数据的分析,洞察市场趋势,定制营销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使企业能够以数据驱动决策,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的核心优势:
隐私保护:平台通过融合隐私计算和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确保客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数据分类分级机制提供适配的安全要求,支持数据从接入到交付的全流程安全操作,确保数据流通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此外,区块链存证功能记录数据流通的每一步,增强数据的可追溯性,保障数据的安全使用。
数据治理:平台强化数据目录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这显著提升了数据检索和发掘的效率。通过确保数据描述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数据信息接入和使用环境。
技术融合:平台整合了区块链、数字身份、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支持多种功能,包括数据标识、数据授权、智能合约等。这些技术优势帮助用户在数据管理和流通中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权属清晰:平台提供统一的数字身份和数权凭证服务,确保数据流通参与方的身份真实性,强化数据权属管理。这样,用户可以对自己的数据拥有更清晰的权属界限和授权使用控制,确保在数据交易和共享过程中的权利和权益。
来源:泰尔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