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国家层面首次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了前瞻性的系统布局,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和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它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也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可信数据空间须具备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类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将为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和价值挖掘提供坚实的基础。
《行动计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在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上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届时,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将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生态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部署了三大行动。
一是,实施可信数据空间能力建设行动,通过构建可信管控能力、提高资源交互能力、强化价值共创能力,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能力体系。
二是,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推广行动,主要布局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和应用推广。
三是,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筑基行动,围绕制订关键标准、攻关核心技术、完善基础服务、强化规范管理、拓展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全面夯实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基础。
同时,《行动计划》还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多方互信的数据流通利用环境,协同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高质量数据资源,打造数字化供应链。这将有助于提高计划、采购、生产、交付、运维等全流程协同效率,推动产业链由链式关系向网状生态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预计“十四五”期间数据要素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25%,有望在2025年达到1990亿元的市场规模。本次《行动计划》的发布,为数据管控与安全、共享与流通、应用与创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企业也带来了丰富的项目机会,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助力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市场先机。
展望未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有望构建起完善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实现数据要素的安全、高效流通和价值最大化,为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开创数字时代数据治理与应用的新局面。
来源:工联网ii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