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电线电缆行业的乱象,再次将行业的质量监管问题推上风口浪尖。通过暗访调查揭示了部分商家通过缩减截面积、使用劣质材料等违规操作生产“瘦身线缆”,这些产品不仅导体电阻超标、绝缘层不达标,还极易引发火灾,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此事件再次敲响了线缆行业质量问题的警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线缆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
线缆乱象引行业深思 建设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体系势在必行 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安全运行。然而,由于市场监管手段单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给行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体系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缆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全链条追溯,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这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遏制非标电缆的生产和流通,还能提升监管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天互联积极响应电线电缆行业变革 加速“标识+Ecode双体系融合技术”落地实践 中天互联作为线缆数智化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面对线缆行业的变革需求,中天互联迅速响应,积极参与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工作,并依托其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质量追溯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Ecode双体系融合技术作为质量追溯体系的核心,确保了线缆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和防伪加密。中天互联利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Ecode结合,为所有物料和产品分配了基于条码或二维码的编码及关联数据。借助MES系统,各工序间的物料关系得以明确建立,生产过程数据和产品质检数据被实时采集。在这一框架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同一套数据资源。通过特定的智能码(例如88.118.1/201289985295622731708511454014481),中天互联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以及从产成品回溯至原材料的质量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 这一创新机制为电线电缆产品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通过对标识的统一管理,中天互联建立了“一码贯通”的机制:生产单位负责“源头赋码”,销售单位和用户单位则通过“识码用码”参与其中。这一机制确保了从生产源头到使用环节的全过程质量信息可追溯,从而有效提升了线缆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市场信誉。 全栈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深度赋能电线电缆行业数字化转型 中天互联深耕线缆产业链,为线缆企业提供从咨询到交付的全栈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生产、设备、品质、物流等多个维度入手,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针对线缆行业,中天互联匠心打造“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以Asun-MES线缆行业包、Asun-EAM设备卫士、能碳码等50多款行业软件和100多类行业机理模型为核心的工业软件集群,深度赋能线缆行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精准管理。此外,中天互联以爱尚“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打造了产业链协同可视化、大数据及数字技术在工厂集成互联等典型应用,实现统一入口访问、设备全连接、应用全集成、数据全汇聚,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线缆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天互联将继续发挥其在线缆数智化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动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线缆行业必将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力传输和信号传递体系贡献力量。 详情咨询:朱经理 1777877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