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看工业互联网如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加码?

2020/10/10 15:10:38

提起Made in China,你会想到什么?鞋子、服装、饰品?这些自然不必多说。之前有博主在美国挑战,在美国24小时不用「中国制造」,结果只能披块绿布出门。

从“制造”到“智造”,看工业互联网如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加码?


“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这样的称号让很多人心生骄傲,不仅如此,我国还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制造业粗笨、资金周转慢,远没有第三产业光鲜亮丽。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未来工业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对此,我国紧抓机遇,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全速迈进。

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进入数据资产化时代的步伐,国内制造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把握疫情之下的全球产业重构趋势,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制造”到“智造”,看工业互联网如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加码?


尽管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许多企业原本的工作节奏,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疫情的到来同样使大家更快的接受无人化、线上化,从企业工业化角度来看,对于降本增效有着巨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也从规模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而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依靠规模化去开拓,薄利多销、地推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客源,如果想要增加产能就买地建厂、大量招工等。然而,人工、物料等成本的节节攀升,多个行业的逐渐饱和,用户的需求逐步提高等因素,外加疫情的到来,如今规模化已不再适合制造业继续发展。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通过工业互联网让企业快速走向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正确合理的途径,尤其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

随着企业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完毕,未来企业的数据就具备较高的价值,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而这个数据不光是基于互联网企业,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管理好数据同样也是重要的话题,客户对数据的依赖也越来越高,因此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平台作为载体将数据承担起来。

而企业面临的数据孤岛、定制化程度高、融合困难、缺乏工业App、缺乏专业技术提供商等问题,都是未来企业要着重解决的。

对于所有想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而言,转型的过程无疑是脱胎换骨,也注定充满了艰辛和痛苦。

但当企业完成了从业务形态,重塑了组织结构,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员组成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是一种蜕变和重生。

中天互联以标识解析体系与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打造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生产的全要素互联与多场景应用,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当于是实现万物互联的一个基石,基于中国自己的标识解析,结合区块链和密码技术,通过对生产全流程进行赋码,对全行业进行扫码,来聚集数据、打通数据,赋能企业数字化发展。

从“制造”到“智造”,看工业互联网如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加码?


中天互联不断提升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云服务的连续体,促进服务生态的重构、致力于满足不同场景、不同角色的需求,实现一码一物,扫码解析;一码上云,设备先行;一码全览,追根溯源;一码到底,协同制造;一码多识,分权管控的“五个一”。以云为底座,通过码贯穿整个的协同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内部信息化的智能化改造,形成面向企业的多场景、多解决方案的支撑,正帮助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自身效率的提升和能力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