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大家谈|中天互联时宗胜: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规模应用

2021/5/19 10:02:40

12.png


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规模应用尚未发展成熟。


当前,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为制造业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是中国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量。而标识解析作为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核心基石,不仅是形成大数据和未来分析的基础保障,也是工业互联网普及和落地的先决条件。


“目前看来,在推广工业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国标识体系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宗胜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采访时表示,但标识解析体系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规模应用尚未发展成熟。


1.jpg

时宗胜告诉记者,目前,标识解析尚未形成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主要是由三方面造成的。


一是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业互联网还属于早期发展阶段,大家对制造数字化还没有充分认识,对新事物还存在一定的畏惧感,对工业互联网标识,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的作用还有些疑虑。


二是数据积累不足,标识应用产品不够丰富。数据资产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如何加工利用数据、释放数据价值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工业企业全产业链的运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软件系统,这些软件系统都是使用自身的标识编码,目前还没有全面更替到工业互联网标识,因此具有工业互联网标识属性的应用产品还不够丰富,也从另一个角度限制了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的规模化应用。


三是标识生态圈不够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生态圈涉及到软件系统、扫码终端、读卡终端、标签制作,赋码设备、网络终端等,但是这些目前还是比较孤立运行,很多生态圈的产品还没有进行相关研发和升级,致使对应的全面应用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原因,时宗胜表示,中天互联期待各地政府和二级节点建设企业要多宣传,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推介活动,不限于节点上线会、应用推广会、标识解析园区行等。首先,可通过宣传科普的方式让大家认识到标识体系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体验到制造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发展红利。其次,通过研发更多的标识解析系统产品,并且对原有的工业软件进行工业互联网标识化改造,丰富应用产品,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带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最后,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建立起开放共享的生态圈,形成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只有这样全社会应用标识体系的氛围才能形成起来。


“当前,工业互联网应用仍处在单场景应用向多环节协同初级阶段,要实现产业链协同,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时宗胜表示,要推动我国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需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融合发展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引导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协同推进平台建设与应用。


二是推动平台规模化推广和迭代创新。持续深化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平台和特点鲜明的区域型、特色型、专业性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培育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促进平台在垂直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规模化应用和迭代创新,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


三是加强对传统数字化转型的推广及政策支持。积极组织和开展面向传统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介活动,通过宣传科普的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生态圈构建。同时,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据记者了解,中天互联全方面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打造个性化定制、开放式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的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Asun(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协同制造,同时提供大数据分析和数字精准营销等增值服务。目前,在标识行业领域,中天互联的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企业注册量均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对接,在”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上查验,同时在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上解析。国家级查验平台权威可靠,并且采用自主配置的编码规则,华为云安全云服务器保障信息安全。


采写:王改静

编辑:王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