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互联时宗胜:区域性产业链的优化调整将成重点 | 产业链谈规划

2022/1/10 9:47:23

1.jpg

日前,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强企业、抓重点、厚基础、建生态”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同时也指出企业形态应加速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方向转变。


结合最近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动作,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宗胜对未来行业发展有了新的见解,他认为,未来围绕产业链龙头打造区域性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力度和措施将会加大。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更注重对实体企业,尤其是区域性产业链的优化调整。而围绕区域产业链,可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创新,激发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新时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促进区域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从而推动区域性产业高质量发展。


2.jpg


时宗胜表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相关的商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应用场景还在积极探索中,国家相关政策的着力点也从生产制造逐渐向覆盖工业生产全领域、全环节服务转变,并将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列为重点。


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仍存在不小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充分,主动利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意愿不够强烈;二是工业互联网企业还未能形成“普惠、低成本、便捷”的应用模式;三是工业互联网体系内的数据还不能实现无障碍的互联互通。


对此,时宗胜建议,需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宣传力度,建立标杆示范,让更多企业能看明白能体会到,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运营企业通过技术提升和模式创新,降低成本,让更多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工业互联网;要加大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的应用推广,实现工业互联网体系内的数据实时的互联互通。


最后,时宗胜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天互联将以实施”1210”计划为抓手,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其中“1”是“一依托”,依托中天科技集团强大制造业背景,不断进行工业互联网产品、业务模式的研发和创新,开发出企业真正需求的产品和模式;“2”是指实现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通过基于标识的创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物一码、一码到底”,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10”是指在“十四五”期间形成十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双碳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强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普惠、低成本、持续赋能”的数字化转型创新之路,推动构建工业互联网产融合作生态体系,促进区域性产业链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