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来自中天互联的声音!

2022/11/10 19:10:22

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他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

11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承办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工业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

1.png

论坛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德国、英国、日本、芬兰等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各界人士,旨在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新趋势,聚焦数字赋能产业链高质量跃升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为主脉络,以推动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的建设和创新发展为主阵地,以构建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协同机制、动力体系和知识生态为愿景,加强国内国外深度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高效协同,推动产业链升级重构,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受邀参会,分享他们在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领域的探索、实践及思考,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共享、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探索路径。

中天互联总经理时宗胜受邀参会,并作为圆桌论坛嘉宾,分享了自己对于“数字化如何赋能产业链重构”,“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特色和优势,赋能产业链优化提升乃至重构”,以及“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是什么”的思考与实践。

2.jpg

对于当前产业链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数字化在赋能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时宗胜表示,面临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稳定因素较多,对产业链的安全闭环产生影响,如新冠、地缘政治、逆全球化等导致“断链、脱钩”风险持续攀升;二是产业转移,产业链部分企业因制造成本等因素将国内的产业进行转移;三是部分产业链上核心卡脖子产品还比较缺乏。

数字化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分工,通过数字化打破物理鸿沟,更有利于根据区域特色进行优势产业布局。二是提升产业效能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在产业广泛应用,提升产业效率,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从而提升了产业链企业的制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的稳固。

3.jpg

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特色和优势,赋能产业链优化提升乃至重构,时宗胜总结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泛在连接、二是高效协同、三是资源共享,这正是我们优化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所需要的。通过工业互联网强大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异构链接能力,将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机的链接在一起,串珠成链,在此基础上实现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运维等协同制造能力优化产业链,在工业联网平台上基于产业链形成的大数据资源和行业的机理模型可以在产业链进行实时共享,提升产业链的应对危机的应变能力,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

就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时宗胜强调,一是解决标准化问题,加大工业互联网标识等标准体系的推进,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互联互通,保障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多流合一,从上游、中游到下游,从原材料、交通环节、工厂环节都需要互联互通,对供需上的一些波动,应快速有所反应,同时推进跨行业物流供应链国际标准准则制定和互认;二是链条思维和系统思维建立,营造开放、多元、活力、共赢的平台化发展、生态化经营,成为产业结构演进、产业技术升级、商业模式迭代、产业业态创新、新兴产业衍生的组织者;三是做好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是长期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不能把长期目标变成了短期任务,要一步一步实现,最终通过数字化对“强链、补链、畅链、固链”形成PDCA循环,不断提升,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重构生态。

网联工业,赋能制造。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新趋势,聚焦数字赋能产业链高质量跃升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作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标识行业龙头企业,中天互联将始终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为主脉络,以推动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的建设和创新发展为主阵地,以构建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协同机制、动力体系和知识生态为愿景,推动产业链升级重构,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