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天互联建言助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2023/3/7 9:23:39

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党委书记季仲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丽、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丽、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等部属单位领导以及国内重点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晓彤主持。会上,黄利斌和鲁春丛共同启动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308092127.png

黄利斌指出,工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工业碳达峰的重要路径和支撑。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对构建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黄利斌对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义,高质量完成预定目标任务;二是加强联合体各方协同合作,携手共建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服务生态;三是加强对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破解“双碳”工作难点问题。       


鲁春丛介绍了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进展与成效,表示工联院将积极担负起牵头单位的工作责任,强化各联合体单位协同联动,高质量推进平台建设,健全产业生态,持续加大行业应用与试点示范力度。



会上,中天互联作为行业优势单位先后就重点行业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碳基础数据库建设进行了交流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308092131.png

总经理时宗胜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对产业集群的碳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为切实服务企业、产业集群的低碳转型需求,中天互联以深厚的企业信息化经验储备为基础,以扎实的数据信息化能力为支撑,以“满足用户轻量、标准、持续性的数字化碳服务需求”为产品理念,从打通产业集群的碳排放、碳足迹产业链数据上中下游流通出发,推动销售、采购、生产、仓储、运输、服务等环节数据协同,满足企业自身对碳管理的相关要求。


目前,中天互联基于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国家二级标识节点打造了包含线缆、新能源、电子信息、船舶装备、纺织、港口园区等六个行业的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此次,时宗胜重点介绍了新能源行业数字化碳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光伏、风能、氢能和储能四个产业,向上对接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区域节点,打造绿色低碳终端基座平台+标识物联融合平台+重点行业平台。未来,中天互联将协同更多生态伙伴,以数字化管理作为驱动,不断为企业、园区提供解决方案,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要素的用户侧能源生态体系,为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与会领导和专家通过这次汇报对中天互联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企业打造的数字化碳管理体系,以及体系所具备的多方面能力表示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