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应用评价 I “最后一公里”系列谈之四

2023/3/13 15:49:52

由于园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应用场景千差万别、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高低不一,园区在积极探索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缺少阶段性的目标指引和有层次、可落地的发展路径等问题,延缓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园区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深度融合的脚步。

鉴于此,本报告提出了“9有1产”评价参考体系,从产业维、政府维、平台维、实施维四个角度切入,评估“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的融合发展成效,为广大园区了解工业互联网平台、明确工作重点、制定阶段性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为园区管委会系统考核园区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管理机制、精细化园区服务提供理论工具。

一、产业维:主导产业

具有一定规模和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发展的重要前提。园区是企业在物理空间的重要集合体,其主导产业内的企业在发展趋势、应用场景、转型痛点等方面具有较大共性,给平台的规模化应用推广提供了极佳的市场空间和抓手,有利于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园区内的快速落地和深度融合,带动园区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的提高。

二、政府维:有规划+有政策+有资金

(一)有规划

园区是区域制造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制造业在区域空间内高度聚集的发展实体,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为抓手,用系统性、前瞻性的眼光制定“平台+园区”发展规划,合理设计基础设施配置、数字化转型路径、经营管理模式等内容,能够加速平台与园区业务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平台+园区”模式优势,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

(二)有政策

与传统的工业生产运营模式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复杂程度较高,且受限于园区基础设施联网能力不一、通讯协议标准不一致、园区网络不稳定等因素,在园区中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存在较大难度。通过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技术创新、稳定资金支持、促进生态协同、组建人才梯队,为“平台+园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有资金

“平台+园区”模式建设初期,长时间处于高研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培育阶段,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平台+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设立“平台+园区”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补贴、专项拨款、奖金激励等多元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弥补商业银行单一服务导致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问题,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园区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园区”资金模式。

三、平台维:有评估平台+有解决方案平台+有公共服务平台

(一)有评估平台

园区企业部署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建设“平台+园区”模式的重要基础。但是园区内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基础薄弱、技术人才短缺、资金储备不足等问题,这给园区全面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数字化水平带来了难度。通过搭建评估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多种服务,帮助园区企业了解自身数字化水平、定位能力弱项、规划可落地的转型升级路径,指导企业上云上平台,为“平台+园区”模式建设奠定用户基础。

(二)有解决方案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于不同行业的生产场景,形成具有行业特征的解决方案,服务于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业务环节效率。通过搭建解决方案平台,可以广泛汇聚园区内各行业的平台解决方案,做好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匹配和对接,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方案熟化和迭代升级,方便企业侧对比挑选合适的解决方案,降低平台侧推广销售成本,使“平台+园区”模式落地更加便捷顺畅。

(三)有公共服务平台

“平台+园区”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为制造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也对“平台+园区”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备品备件、评估检测、集采集销、转型建设服务方案等服务,破解企业转型发展瓶颈;能够为园区管委会提供安全生产监管、碳排放监测、精准招商、企业画像等服务,为园区精细化治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四、实施维:有运营机构+有产业联盟+有产业基金

(一)有运营机构

园区的日常事务繁杂、运营工作千头万绪。通过设立专业运营机构,充分借鉴市场化管理模式的优势经验,建立一套符合“平台+园区”模式动态升级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整合、组织和分配园区各类资源,高效应对建设中面临的诸多管理和协调问题,减少因管理模式不当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到位的情况,为“平台+园区”模式建设提供完善的运营服务保障。

(二)有产业联盟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许多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不仅需要考虑行业特征,同时要兼顾制造企业的实际状况和能力提升需求。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汇聚制造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平台企业和供应商等多方主体,制定“平台+园区”产业联盟协同机制,整合联盟单位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加速资源流转和技术合作,利用规模优势节约创新成本,降低转型风险和技术难度,提高产业内部整体数字化水平,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应用。

(三)有产业基金

产业基金具有较强的金融引导和放大效应,针对“平台+园区”建设的关键领域或薄弱环节,通过创业投资、创新孵化、股权投资、兼并重组等金融活动,克服单纯市场运作难以吸引投资的问题,主动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到“平台+园区”建设资金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推动园区完善平台基础设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园区服务水平等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文|赛迪研究院信软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 李昀

来源:工业互联网世界